在上一期我們講到打造好的產品,那么,一個洗發水品牌在做好產品策略后,價格策略該以什么標準來制定呢?接下來我們妝麗萊洗發水廠家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的做出合適的價格策略。
其實在做產品價格策略中,很多企業和品牌的產品定價都是以成本為導向,以競爭對手為導向,而不是以顧客為導向。其實按照市場經濟學,這樣子的操作方式是錯誤的,妝麗萊洗發水廠家給大家細細講解為何不能這么做!
之所以不能以成本為導向,是因為:以成本為導向,就是商品的成本,加上你要賺得的利潤,就是最終售價。通常來說,隨著商品的銷量增加,成本是遞減的,也就是賣得越多,成本越低。
但是,銷量這事兒誰都沒辦法保證,只能是預估,如果實際銷量低于預估銷量,那成本就會比預估的要高,而且這種情況經常會發生。所以,以成本為導向定價,不可能穩賺不賠!
至于為什么不能以競爭對手為導向呢?很多人都說啊,競爭對手賣200,我就賣199,或者干脆直接賣200。咋一看確實沒毛病,看起來非常安全,不容易出錯。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你的價格跟著競爭對手走,對手漲價你就漲價,你是可以避免失去本該賺到的利潤;對手降價你也跟著降價,你好像也可以避免丟掉本該屬于你的市場份額,但是這個理由同樣站不住腳。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種定價策略是建立在競爭對手的基礎上,非常的被動!因為人家的成本都和你不一樣,說不定更低呢?甚至你都不知道競爭對手的產品策略如何,萬一人家是用于戰略性引流,而你確是主打盈利,方向都不對。所以我們妝麗萊洗發水廠家建議大家不要以競爭對手為導向定價。
既然以成本和競爭對手為導向定價都不行,那我們應該以什么為導向呢?妝麗萊洗發水廠家認為:要以顧客為導向!
此話怎講呢?就是你必須要知道,自己面對的是怎樣的顧客群,這些顧客群有怎樣的需求,有怎樣的消費模式。
舉個例子,就是生活必需品市場和奢侈品市場。比如,一條成本一百塊的絲巾,我們該怎么定價。如果以成本為導向定價,那答案可能就是,賣兩百塊,有錢掙就行了。
但是按照客戶為導向的定價思考,如果你的顧客買絲巾主要是作為生活必需品自己用,關注點在絲巾的質量好不好、耐不耐用上,那定價兩百塊還可以;
但如果你的顧客主要是高端人群,消費能力很強,購買絲巾主要是為了彰顯身份、或者是作為禮物送人,那么定價兩百塊很明顯不夠檔次。
我們妝麗萊洗發水加工廠家之所以建議大家以顧客為導向,是因為顧客的消費正在從生活需求導向轉變為價值導向。
在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人們買東西,更多的是為滿足內心體驗,比如能不能讓自己更漂亮、心情更好,或者更有身份等等,并不一定是生活上真的有多需要。
因此對商品的定價,就必然要考慮顧客的偏好、顧客的消費能力,以及商品帶給顧客的心理體驗。
以顧客為導向的定價思路,是你不再是拿著商品找顧客,而是看見顧客,然后再回過頭來,看商品能帶給顧客什么樣的體驗,滿足顧客什么樣的需求,然后,再來給商品制定價格!
正如營銷專家科特勒的那句名言:“營銷,就是價格以產品為載體賣出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賣出去的不是產品,而是價格!